[1] |
胡德超, 王敏, 毛冰, 元媛, 邓春艳, 朱勇辉. 洞庭湖团洲垸2024溃堤洪水过程复演[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12): 180-188. |
[2] |
陈致远, 梅翰林, 金光球, 郭超, 金中武. 典型年螺山站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及成因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12): 29-39. |
[3] |
杨忠勇, 李林, 孙诗为, 张勇, 唐艳平, 王紫阳, 刘新健, 徐杨. 两坝间河道高含沙水流驱动的下游船闸阀门井水位异常特征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9): 79-85. |
[4] |
周双, 张根广, 许晓阳.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流体作用力试验[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8): 90-95. |
[5] |
渠庚, 杨翰林, 陈羿名, 郑承太, 胡呈维, 栾华龙. 冲积性弯曲河道造床过程及演变机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8): 15-22. |
[6] |
袁晶, 杨成刚. 三峡水库汛期沙峰预报技术及排沙调度实践[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7): 1-7. |
[7] |
段光磊, 彭严波. 新水沙条件下荆江河段洲滩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7): 175-181. |
[8] |
邹红梅, 陈芳, 杨成刚. 2022年“汛期反枯”对三峡库区泥沙冲淤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7): 190-195. |
[9] |
廖宇昂, 刘瑜. 荆江陈家湾—突起洲分汊段河道演变与趋势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7): 196-202. |
[10] |
陈益民, 林荡, 阳甜甜, 郑保, 张国华, 李凌云, 郭超. 2023年下荆江湖南段“天字一号”护岸段崩岸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 0-. |
[11] |
白治朋, 黄建平, 刘新健, 刘新波, 文勇波, 赵新益, 栾华龙, 杨忠勇. 梯级电站调峰驱动的河道洪水波传播特征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 0-. |
[12] |
邹红梅, 杨成刚, 袁晶, 董炳江. 近10年长江中游重点险工段近岸河床冲淤演变特点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6): 187-192. |
[13] |
王茜雅, 李志威, 马嘉怿, 白宽宽. 长江中游武汉河段江心洲的差异化冲刷规律[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6): 18-27. |
[14] |
张成潇, 米博宇, 吕超楠, 赵汗青, 高宇, 任实. 高洪水期运行水位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6): 10-17. |
[15] |
张春晋, 郭淑君, 张敏, 姚文艺, 张晓华.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心滩形态特征与水沙过程响应关系[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5): 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