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廖宇昂, 刘瑜. 荆江陈家湾—突起洲分汊段河道演变与趋势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7): 196-202. |
[2] |
刘昭希, 王军, 周银军, 陈思含, 金中武, 陈鹏. 长江荆江段二元结构河岸土体力学性能及崩塌试验[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2): 7-13. |
[3] |
渠庚, 卢金友, 马月华, 尹大聪, 雷文韬, 栾华龙, 李梦雨. 新条件下长江镇扬世业洲段演变对河流功能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2): 177-185. |
[4] |
卢阳, 王玉璇, 曹磊, 张乾柱, 赵东. 乌江重庆段河道演变及其对航运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2): 186-191. |
[5] |
刘亦伦, 李志威, 谭岚, 陈帮, 王赞成, 姜英豪. 熊家洲新汊道对七弓岭弯道水动力调整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2, 39(3): 8-12. |
[6] |
吕庆标, 朱勇辉, 谢亚光, 岳红艳. 河道崩岸机理研究进展[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 38(9): 7-13. |
[7] |
吕庆标, 岳红艳, 朱勇辉, 李凌云. 水位变化速率对河道崩岸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 38(5): 11-16. |
[8] |
夏军强, 邓珊珊. 冲积河流崩岸机理、数值模拟及预警技术研究进展[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 38(11): 1-10. |
[9] |
姚仕明, 胡呈维, 渠庚. 三峡水库下游河道演变与生态治理研究进展[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 38(10): 16-26. |
[10] |
刘亦伦, 李志威, 陈益民, 杨涵苑, 王赞成. 下荆江熊家洲河段平面形态与河床冲淤变化[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 37(7): 7-14. |
[11] |
施骐, 张小峰, 许全喜. 不同水沙条件下顺直型河道交错边滩演变规律[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 37(4): 7-13. |
[12] |
杨绪海, 李义天, 刘聪聪, 李思璇, 柴元方, 熊海滨. 荆江门弯道近期滩槽演变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 37(3): 12-17. |
[13] |
刘世振, 樊小涛, 冯国正, 任勇. 现代高时空分辨率崩岸应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 36(10): 85-88. |
[14] |
冯国正, 刘世振, 李艳, 彭畅, 杨秀川, 陈细润, 龙洪. 基于GNSS/INS紧耦合的水陆地形三维一体化崩岸监测技术[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 36(10): 94-99. |
[15] |
马耀昌, 刘世振, 樊小涛, 周威. 基于崩岸监测的多波束系统参数设计[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 36(10): 10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