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科学院院报 ›› 2024, Vol. 41 ›› Issue (8): 82-89.DOI: 10.11988/ckyyb.20230455
胡晓1,2(), 陈伟1,2, 黄慧玲1,2, 张奔3, 杨国党4, 石小涛1,2, 龙泽宇1,2
HU Xiao1,2(), CHEN Wei1,2, HUANG Hui-ling1,2, ZHANG Ben3, YANG Guo-dang4, SHI Xiao-tao1,2, LONG Ze-yu1,2
摘要:
为研究静水环境下幼鱼摆尾-滑行时的推、阻力形成过程和鱼体周身流体作用机理,以草鱼幼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研究对象,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草鱼幼鱼周身流场,计算了草鱼幼鱼周身由流体正压和流体负压产生的作用力,比较了草鱼幼鱼头、中、尾部产生的推、阻力占比和游泳效率。结果表明:摆尾阶段的幼鱼推力主要来源于流体负压;滑行阶段的幼鱼则主要依靠鱼体周身流体正压形成的推力推动自身前进。整个摆尾-滑行周期内,草鱼幼鱼尾部流体形成的推力占总推力的48.81%,是推力的主要产生部位,且尾部的平均游泳效率(77.28%±16.87%)要明显高于头部和中部;草鱼幼鱼中部集中的阻力最多,占总阻力的67.82%,是幼鱼的主要阻力形成部位。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