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中峰, 黄本胜, 刘达, 李明. 合理确定排涝泵站规模的感潮河道模型试验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4): 23-28. |
[2] |
聂艳华, 王波, 侯冬梅, 胡晗. 基于调度调控的泄水建筑物进口漩涡水力特性[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11): 118-124. |
[3] |
朱勇辉, 郭小虎, 李凌云, 王彦君, 张丹. 引江补汉工程丹江口下游近坝段枯水期通航水位恢复试验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10): 6-13. |
[4] |
朱杰兵, 吕思清, 汪斌, 祝永锁. 隧道突涌水灾害缩尺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综述[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1): 98-106. |
[5] |
郭辉, 於思瀚, 陈雯, 黄明海, 陈端. 岩性对砂石加工高浓度废水动态辐流沉降特性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2): 75-80. |
[6] |
柴朝晖, 王茜, 渠庚, 黄卫东. 长江口徐六泾节点段河槽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2, 39(1): 10-15. |
[7] |
倪飞, 房世龙, 丁兵. 模型桥墩局部冲刷瞬时地形数据自动获取装备研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 38(12): 158-162. |
[8] |
吴越, 杨校礼, 李昱, 胡成, 杨林. 弧形短导航墙对船闸下游引航道内水流结构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 37(6): 81-84,93. |
[9] |
宋崔蓉, 李正兵, 张引. 高陡边坡卸荷岩体群锚效应试验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 37(10): 117-124. |
[10] |
庄玮,鲁程鹏,朱宣毓,李慧敏,王苏婉. 黏土透镜体影响潜流交换的试验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 36(8): 49-54. |
[11] |
张昕健,渠庚,范北林,朱勇辉. 溃堤洪水与堤后冲刷研究综述及展望[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 36(4): 9-12,38. |
[12] |
张杨, 周黎明, 肖国强. 堤防隐患探测中的探地雷达波场特征分析与应用[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 36(10): 151-156. |
[13] |
万浩平, 杨楠. 鄱阳湖物理模型量测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 35(7): 153-158. |
[14] |
吴庆华, 张伟, 刘煜, 崔皓东.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岩溶塌陷定量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 35(3): 52-58. |
[15] |
朱泽勇,贺桂成,李丰雄,王 昭. 干湿交替条件下红土边坡破坏机理试验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 35(2): 7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