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哲成, 石浩洋, 郭辉, 王智欣, 李析男, 杨文俊, 金光球. 低温来流对深水水库过饱和总溶解气体输移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9): 35-43. |
[2] |
邹红梅, 陈芳, 杨成刚. 2022年“汛期反枯”对三峡库区泥沙冲淤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7): 190-195. |
[3] |
刘中峰, 黄本胜, 刘达, 李明. 合理确定排涝泵站规模的感潮河道模型试验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4): 23-28. |
[4] |
聂艳华, 王波, 侯冬梅, 胡晗. 基于调度调控的泄水建筑物进口漩涡水力特性[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11): 118-124. |
[5] |
朱杰兵, 吕思清, 汪斌, 祝永锁. 隧道突涌水灾害缩尺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综述[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1): 98-106. |
[6] |
陈栋, 李凌云, 郭小虎. 三峡建库后长江中游非均匀悬移质挟沙力变化[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8): 1-9. |
[7] |
王一峰, 屈丽琴, 李建明, 李力. 基于近20年《中国水土保持公报》的水土流失治理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7): 59-65. |
[8] |
靖争, 张爵宏, 曹慧群, 陈浩, 汤显强, 罗慧萍. 水库水温研究进展及趋势[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2): 52-59. |
[9] |
郭辉, 於思瀚, 陈雯, 黄明海, 陈端. 岩性对砂石加工高浓度废水动态辐流沉降特性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2): 75-80. |
[10] |
陈鹏, 金中武, 周银军, 汤柔馨, 冯志勇. 2012—2021年长江源区水沙变化特征调查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10): 180-185. |
[11] |
王远龙, 李圣伟, 朱玲玲. 梯级水库建设背景下金沙江上游水沙变化特性[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1): 18-23. |
[12] |
姚仕明, 邢国栋, 陈栋. 三峡建库前后长江中游河道输沙率变化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2, 39(8): 10-16. |
[13] |
杨彦龙, 程开宇, 施家月, 盛晟.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多分汊河道鱼类栖息地设计中的应用[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2, 39(8): 65-70. |
[14] |
居金浩, 彭亮, 何英, 娜扎凯提·托乎提, 卫仁娟. 基于Copula函数的叶尔羌河水沙丰枯遭遇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2, 39(2): 7-13. |
[15] |
柴朝晖, 王茜, 渠庚, 黄卫东. 长江口徐六泾节点段河槽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2, 39(1): 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