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牛云岗, 麻凤海, 王琼亿. 正断层对下盘影响区基坑围护桩变形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9): 130-137. |
[2] |
梁瑞, 祁芳霞, 周文海, 李生荣, 楼晓明. 不同损伤模型下偏心不耦合装药爆破特性[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9): 98-105. |
[3] |
杨忠勇, 李林, 孙诗为, 张勇, 唐艳平, 王紫阳, 刘新健, 徐杨. 两坝间河道高含沙水流驱动的下游船闸阀门井水位异常特征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9): 79-85. |
[4] |
王鹏翔, 姜晓萱, 徐杨, 王冬, 霍军军, 周涛. 水电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9): 8-18. |
[5] |
高学平, 魏南疆, 刘殷竹. 接立面转弯隧洞的侧式出水口水力特性[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7): 94-102. |
[6] |
李海涛, 任光明, 冯川, 唐杨, 王霆, 王亮. 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承载特征及竖向-水平联合荷载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7): 139-147. |
[7] |
黄曼丽, 吴凤燕, 翁朝晖, 丁俊芝, 马婉丽, 黄雍, 徐静, 李海建. 汉北河流域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暴雨洪水模拟方法[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7): 72-78. |
[8] |
段光磊, 彭严波. 新水沙条件下荆江河段洲滩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7): 175-181. |
[9] |
廖宇昂, 刘瑜. 荆江陈家湾—突起洲分汊段河道演变与趋势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7): 196-202. |
[10] |
韩雷, 吕春玮, 王正君, 张帅康, 李洋. 墩头角度对竖缝式鱼道水力特性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6): 84-90. |
[11] |
胡兴娥, 曹瑞.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20年综合效益发挥与展望[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6): 1-9. |
[12] |
刘振洋, 王爱文, 刘晓林. 基于三剪能量屈服准则的岩石弹塑性耦合模型[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5): 139-148. |
[13] |
周晔凯, 秦鹏, 李杰成, 匡义, 田蕾, 吴仕琪, 徐欣悦. 一种新型双曲弧面海堤护坡结构的防浪消能效果[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4): 89-94. |
[14] |
张健, 马建林, 王钦科, 苏伟. 碎裂岩夹层中大跨度悬索桥隧道锚稳定性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4): 149-156. |
[15] |
马鹏杰, 魏凯, 康静伟, 芮瑞, 蔡正乾, 夏荣基. 单排微型桩加固缓倾长大裂隙土边坡的力学机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 41(3): 178-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