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渠庚, 郝婕妤. 长江下游镇扬河段历史变迁与河道演变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9): 1-7. |
[2] |
王克志, 刘晓民, 张红武, 张晓华. 黄河内蒙古段造床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7): 8-15. |
[3] |
潘云文, 刘欣, 杨克君. 侵蚀基准面下降对弯道河床演变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3): 11-17. |
[4] |
由星莹, 王祖卿, 彭翔鹏, 吴铮, 唐金武. 汉江兴隆枢纽坝下枯水位下降成因浅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11): 9-15. |
[5] |
黄建成, 黄雪颖, 周银军, 高瑜. 汉江兴隆水利枢纽下游近坝段水位下降成因及防治对策[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2, 39(7): 13-16. |
[6] |
余文畴, 张志林. 2002-2018年长江口基本河槽冲刷及形态调整演化趋势[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 38(8): 1-8. |
[7] |
谢思泉, 刘亚, 卢金友. 三峡水库运用后连续急弯河道冲淤特性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 38(1): 8-13. |
[8] |
李志威, 汤韬, 袁昕亚, 余国安. 堰塞体堵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河流地貌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 37(8): 16-21. |
[9] |
韦贞景, 于景宗, 张冬冬. 大藤峡水利枢纽泄水闸坝段深层抗滑稳定性问题[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 37(8): 170-174. |
[10] |
刘亦伦, 李志威, 陈益民, 杨涵苑, 王赞成. 下荆江熊家洲河段平面形态与河床冲淤变化[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 37(7): 7-14. |
[11] |
陈钢,程和琴. 长江下游河道河床阻力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 36(8): 10-16. |
[12] |
周森, 周银军, 王军, 闫霞, 范北林, 温忠辉. 长江源曲麻莱段河床沉积物分布特征[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 36(3): 8-12. |
[13] |
李溢汶,夏军强,邓珊珊,周美蓉. 三峡工程运用前后沙市段河床形态调整特点[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 36(2): 13-19. |
[14] |
卢金友, 朱勇辉. 水利枢纽下游河床冲刷与再造过程研究进展[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 36(12): 1-9. |
[15] |
吴门伍,严黎,杨留柱,卢陈,杨裕桂. 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拦门沙近期演变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 35(6): 141-145,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