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家光, 宋杨, 王清洲, 张志彬, 齐子怡. 循环荷载作用下土石混填料的蠕变模型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 40(12): 147-153. |
[2] |
刘雪颖, 王永洪, 张明义, 孙绍霞, 桑松魁, 苗德滋. 粉质黏土中静力沉桩过程产生的孔压试验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 37(8): 106-112. |
[3] |
张攀, 徐永福, 武孝天. 植物根系吸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 37(8): 120-125. |
[4] |
武孝天, 李洪涛, 徐永福. 双向搅拌桩施工对桩周土体扰动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 37(5): 127-132. |
[5] |
张旭, 李明宝, 韦娜, 孙振国, 杨忠翰, 田东弘. 基于分形理论的饱和土孔隙水压力计算模型[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 36(6): 88-92. |
[6] |
赵兰浩, 周超, 冯妍, 侯世超. 地震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对边坡动力稳定性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 36(5): 69-74. |
[7] |
吕佼佼, 范文, 吕远强, 李凯, 杜谦. 凹陷地形对滑坡体渗流和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 35(4): 123-128. |
[8] |
罗 曦,彭 刚,柳 琪,操 佩. 循环孔隙水压下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和损伤演化[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 35(2): 129-134. |
[9] |
王森, 许强, 罗博宇, 王一超, 刘文德. 南江县浅层土质滑坡降雨入渗规律与成因机理[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7, 34(8): 96-100. |
[10] |
肖志勇,邓华锋,李建林,胡安龙,李春波,常德龙. 库水位间歇性下降对堆积体滑坡稳定性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 33(8): 114-119. |
[11] |
占清华, 王世梅, 赵代鹏. 库水上升对含软弱夹层滑坡稳定性影响模型的试验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 33(2): 86-90. |
[12] |
黄仕超,彭 刚,梁 辉,田 为. 循环孔隙水压力下混凝土力学特性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 33(1): 134-138. |
[13] |
赵蕾,陈筠,邬忠虎,刘磊磊. 基于ABAQUS的红黏土地基排水固结沉降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5, 32(2): 103-107. |
[14] |
贾志刚, 张瑞敏, 李科, 曾红彪. PHC管桩挤土效应环境监测与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5, 32(1): 92-96. |
[15] |
李家钢, 王忠涛, 徐博, 栾茂田. 土工鼓式离心机研发及在海底滑坡研究中的应用[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5, 32(1): 106-111. |